玛瑙从古代就被人用来做为装饰身上的饰物,器皿,汉武帝时的连环羁-白玉作之,玛瑙石为勒,白光琉璃为鞍。前清时也有人拿来做为长袍的扣带头用,现代的日本和服也有以玛瑙做为扣带头,和尚的袈裟亦同。玛瑙的本身条件相当好,也用于工业上,如高级色料的研磨,黄金的表面亮度处理也是以玛瑙石刮磨之。佛教饰物-捻珠、手珠、密宗的天珠、尤其回教捻珠特别偏爱红玛瑙。玛瑙的雕刻品及坠饰、手躅、戒指等都有相当大的生产量及受到各阶层人士的喜爱。
玛瑙的染色,这种染色处理在宝石当中是被认可的行为,其它宝石就不行了。但是宝石的人工处理,需讲究它的永久性、安定性,这必需要有高度技术及经验。玛瑙的染色须是金属酸化物或炭素等的无机染料,以安定性的添加为之。
公元一九二五年初,西德的两个小城,伊达•奥本斯坦与日本的甲府,大概同时发现了各种颜色玛瑙的染色法。玛瑙为微粒结晶体,在结晶的空间有些细微的空隙,这与一般的单细结晶体不同,所以在玛瑙的结晶空隙里,用金属盐溶液加以浸透有其可行性,最主要使用加热法,使其酸化,或用第二种液体浸透使其内部无机染反应,总之若无法让着色剂渗透,进入结晶空隙,便无法达到染色之目地。
红玛瑙的染色法,有些玛瑶原石本身含铁量高,经加热后会变为红色,但多数则无此条件,或不会变为红色,所以要用硝酸第二铁或盐化第一铁溶液,浸渍一个月后,再以硝酸钠浸透约二周后,再让其干燥,然后加热酸化处理,就可以使它变为红色。通常称为绿玛瑙的染色法,用铬酸溶液或重铬酸溶液,将原石浸透,让其干燥后再加热处理,因为酸化铬的影响,所以玛瑙产生绿色的着色效果。
蓝色玛瑙的着色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氯化钴溶液浸渍后再加以酸化处理即可。另一种是先将玛瑙用赤血盐或黄血盐溶液中浸透,其次将在第二剂的铁盐液中浸透,让其产生变化,再以加热处理,便可得蓝色的效果。
黑色玛瑙的染色法,先将原石浸透在砂糖液中,其次用浓硫酸与原石同时煮沸,使其炭化,如此其组织将会因碳素而呈现黑色,如果能完全做到炭化,并加热的处理完整的话,颜色就会非常安定且不退色,此时人工染色品与天然的有色玛瑙,就可以得到同等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