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宝石:翡翠与软玉

翡翠(或称硬玉)和软玉自古以来在中华民族的宝石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们质地细腻、光泽油亮、温润典雅,而且带有独特的个性与灵气,长久以来一直深受国人的喜爱。中国的“玉”可分为硬玉和软玉两类:硬玉为含钠铝的硅酸盐矿物;软玉专指由透闪石和阳起石等矿物所组成的玉石。在古代的玉石制品,特别是软玉雕刻品,因其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被誉为“东方艺术”;而雕工精致的翡翠,更有“乾隆玉”的美称,中国玉石艺术的魅力可见一斑。

翡翠(Jadeite)

feicuifaze

颜色艳绿饱和的宝石级翡翠,素有“玉石之王”的美称,它的化学成分为NaAl(Si2O6),是一种含有钠和铝的硅酸盐矿物,属于单斜晶系,翡翠很少成单一柱状晶体存在,通常以细晶交织聚合,即矿物颗粒彼此间呈紧密镶嵌状态,形成致密的块状体,所以韧性很好,但透明度就不如其它单晶的宝石。通常呈半透明到不透明,硬度6.5~7,比重3.24~3.43。质纯的硬玉为无色或呈白色,含杂质者会有绿、蓝绿、红、橙、褐、灰、黑及淡紫色等,属于多色的一种玉石。颜色的产生,一般认为与其所含杂质的种类和性质有关,也就是说矿物中往往受到微量呈色离子的影响,而决定了硬玉的色泽,如含铬、镍呈翠绿色;含铁呈红色;若含锰则会呈紫色。

硬玉是一种高压低温的变质矿物,呈结核状或块状产于蛇纹岩及含钠量较多的高压变质岩内,宝石级的翡翠常与钠长石、蓝闪石及阳起石等共生。世界上优质的翡翠,主要产自缅甸北部密支那(Myitkyina)地区,其次在危地马拉、日本、俄罗斯、美国加州,以及中国大陆云南与缅甸交界处亦有出产。

评鉴宝石级翡翠的良寙一般可依色、种(水)、暇、材、工等5项准则:

1、色:翡翠与所有的有色宝石一样,颜色是影响其价值的最重要因素,行家评估翡翠颜色的优劣常依正、浓、和、阳4个标准。“正”是指绿色要纯正;“浓”指绿色须浓艳饱和;“和”是指绿色的分布要均匀,最好能全绿,也就是所谓的满绿;“阳”是指光泽要强,愈接近玻璃光泽愈好。

2、种:“种”与“水”指的都是翡翠的透明度程度,透明度愈佳者,质量愈好。对于翡翠的透明度常用“种”来区分,如透明度佳的玻璃种,透明度中等的冰种及透明度差的油青、豆青种等。种的分类十分复杂,但简单来说,透明度愈好的玉,种就愈细致,“水头”也愈饱满,价钱也愈高。

3、瑕:也就是净度,翡翠内部若有包裹体或杂质等瑕疵,会影响翡翠的净度;还有翡翠本身的裂纹或玉纹,都会降低翡翠的价值。

4、材:是指翡翠的体积大小,在翡翠的评价占有相当的份量,因为翡翠与其它宝石一样,晶体大且颜色佳者愈少见,当然愈值钱。

5、工:是指翡翠花件的雕刻。外行人常以为花巧的雕工是很有价值的,其实不然,翡翠是稀有贵重的宝石,不会无故将其雕刻挖掉而减少体积,翡翠之所以要雕刻是因为翡翠本身含有瑕疵杂质,如黑雾、白花、裂纹等,翡翠取材师傅才会利用花巧的雕工将它去除美化,取其吉祥的寓意,称为巧雕。所以从保值的角度而言,大光面没有雕刻的蛋面翡翠最有价值。

软玉(Nephrite)

ruanyu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与利用天然玉石的国家之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其所用的玉石主要为软玉或称闪玉。软玉与硬玉在物质成分和内部结构上有明显区别,前者为角闪石质玉,后者则为辉石质玉。软玉的化学成分为Ca2(Fe2+,Mg)5(Si8O22)(OH)2,是由细小纤维状的透闪石和阳起石相互交织而成的固溶体(solid solution),属单斜晶系,通常呈致密坚韧的块状产出,因具有坚韧的纤维交织结构,被视为上等的雕刻材料。硬度6~6.5,比重2.89~3.20,具有玻璃光泽、蜡状光泽至油脂光泽,透明度差。软玉的颜色取决于组成矿物的成分和比例,不含铁的透闪石呈白色或浅灰色;含铁的透闪石则呈淡绿至暗绿色,而且铁份越高,颜色越深。阳起石为绿色、黄绿色至褐绿色,含石墨呈灰黑色,含磁铁矿呈黑色。

世界上的软玉大多呈绿色,主要产于3种地质环境:由超基性岩石变质的蛇纹岩中、白云质大理岩中,以及冲积型软玉砂积矿床中。台湾的软玉主要产于花莲县丰田地区的蛇纹岩和石墨质绢云母石英片岩的接触带,是经热水换质作用而成,常与石棉、滑石等矿物共生,又称“台湾玉”。有些闪玉的纤维状包裹物呈平行方向排列,经打磨后具有猫眼效应,故称之为猫眼闪玉(图1)。新疆被誉为中国软玉之乡,在镁质大理岩中赋存著名的“和阗玉”及“天山碧玉”。另外世界上主要出产软玉的国家有加拿大、俄罗斯、美国、澳洲、纽西兰、巴西、波兰、意大利及德国等。

软玉以质地细致、纯净、坚韧、颜色均一、无瑕斑且无裂痕者为优质,而宝石级的玉材依其颜色可分为以下几种:

1、白玉:是指白色的软玉,其中质地细腻,颜色洁白或略为微黄,呈温润的油脂光泽者,称之为羊脂玉(图2),它是软玉中的上品。

2、青玉:中国传统的青色为深绿带灰或鲜绿带墨,而青玉显淡青绿色,有时绿中带灰。好的青玉颜色均一,质地细腻,呈现油脂至蜡状光泽。

3、碧玉:指鲜绿、深绿至墨绿,甚至暗灰绿的软玉,碧玉普遍颜色不均,常含绿色绿帘石及黑色的磁铁矿,所以多用来做器皿。

4、黄玉:专指颜色成蜜蜡黄、米黄等浅色色调的软玉而言,是地表水中氧化铁渗透到白玉的缝隙中所造成的现象。

5、黑玉:又称墨玉,主要是含碳或石墨而呈深灰至黑色的软玉,往往与青玉相伴,光泽较其它玉石黯淡,由于颜色偏深且不均,也多做为器皿之用。

6、古玉:由于长期埋于地下,因风化作用的结果,古玉的表层常呈现出粉白色及褐色。

中国历代的玉石制品,是中华民族辉煌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们不仅是东方文化的艺术珍品,也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珍贵遗产。人们常利用它们制成各种配戴饰品、礼仪祭祀器皿,甚至用来代表财富与身份地位,更使得玉本身除了在文化上的地位外,更在政治、经济、宗教及艺术等各领域,有着不容忽视的角色与定位。

标签:

Tel
010.63407789
Email
yinziji@163.com